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奶牛场使用蒲公英粉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技术要求、饲喂方法、质量控制及饲养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奶牛场中蒲公英粉的合理应用及其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andelion Powder Feeding in Large-scale Dairy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146-2022规模奶牛场蒲公英粉饲喂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奶牛养殖行业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奶牛健康、生产性能提升以及饲料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对蒲公英粉在奶牛场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蒲公英粉”是指以新鲜或干燥的蒲公英为原料,经过清洗、粉碎、烘干等工艺制成的粉末状产品。这一定义不仅明确了原料来源,还强调了加工过程的重要性,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要求。
其次,在原料要求中,标准规定蒲公英应来源于无污染区域,并且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此外,原料需经过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这些要求旨在保障饲料的安全性,避免因化学物质残留影响奶牛健康及牛奶品质。
再者,在制作工艺上,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步骤和技术参数。例如,干燥温度不得超过80摄氏度,以防止有效成分损失;粉碎粒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于奶牛消化吸收。同时,还要求成品包装密封良好,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便于管理和追溯。
关于饲喂方法,标准建议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添加比例。对于泌乳期母牛,可将蒲公英粉按日粮干物质的5%-10%添加;而对于干奶期母牛,则减少至3%-5%。此外,还特别提到要与其它粗饲料混合均匀后再饲喂,避免单独大量投喂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最后,在效果监测方面,标准鼓励定期记录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变化情况,并观察其精神状态、粪便形态等生理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反应,应及时调整配方或停止使用。通过这样的反馈机制,可以不断优化饲喂方案,提高实际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DB12/T 1146-2022规模奶牛场蒲公英粉饲喂技术规范》为奶牛养殖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有助于促进奶牛业可持续发展。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共同推动我国畜牧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