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安全环保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iochar from Agricultural Was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技术规程》(DB37/T 4546—2022)是山东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炭的技术流程。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农业废弃物应为来源明确、成分稳定的物质,如秸秆、稻壳、玉米芯等。这些材料需经过初步筛选,去除杂质和不可降解物,确保后续处理的质量。这一步骤对于保证最终生物炭产品的纯度至关重要。
其次,关于生物炭的制备工艺,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温度控制要求。例如,在高温裂解过程中,温度通常设定在450℃至750℃之间。这样的温度区间既能有效分解有机质,又能避免过度碳化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还强调了整个过程中的气氛控制,建议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以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再者,产品质量检测部分,标准规定了生物炭的基本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固定碳含量、灰分比例、pH值以及重金属含量等。其中,固定碳含量不得低于70%,而重金属含量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通过严格的检测程序,可以确保生物炭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环境保护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都应得到妥善处理,尤其是对含有有害物质的气体进行净化后再排放,废水应回收利用或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则需按照规定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标准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监控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记录制度。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有利于追踪问题源头,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综上所述,《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技术规程》(DB37/T 4546—2022)通过对原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详细规定,为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