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省气象领域标准体系的结构、内容及层次关系。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气象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指导和管理。
Title:Meteorological Standard System Table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383-2022《青海省气象标准体系表》是青海省针对气象领域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体系表对青海省气象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指导,确保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体系结构
标准体系表按照“基础通用”、“观测预报预警”、“公共服务”、“科技支撑”四大类别构建。这种分类方式清晰地界定了气象工作的主要领域,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 基础通用类
此类别涵盖了气象工作的基本准则和技术要求,包括气象术语、数据格式、质量控制等。例如:
- 术语定义:明确了“天气现象”、“气候区划”等关键术语的具体含义,统一了行业内的语言表达,避免因理解差异导致的工作失误。
- 数据编码规范:规定了气象信息的数据编码规则,确保数据传输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数据处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 观测预报预警类
这一类别专注于气象观测、预报和预警的技术细节。如:
- 观测站点布设原则:提出根据地理特征和社会需求合理布局观测站点的要求,强调了站点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数值模式应用指南:介绍了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选择、校验以及结果评估方法,帮助提高预报精度和服务水平。
# 公共服务类
本类别聚焦于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比如:
- 信息发布渠道选择:建议采用多种媒体形式(电视、广播、网络)发布气象信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应急响应机制建立:明确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启动应急预案的标准流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科技支撑类
此部分关注技术创新与研发支持。例如:
- 科研项目管理流程:从立项到结题全过程的规定,保证了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 成果转化应用评估体系:制定了衡量科技成果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准,促进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结语
DB63/T 1383-2022《青海省气象标准体系表》不仅体现了青海省政府对于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青海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气象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