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一码管地”应用的基本要求、编码规则、数据内容、系统功能和实施流程。本文件适用于烟台市范围内基于“一码管地”的土地管理及相关信息化应用的建设和实施。
Title: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One Code for Land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一码管地”应用规范》(DB3706T 82—2022)是山东省烟台市发布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土地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一码管地”的核心概念,“一码”是指基于统一编码规则生成的土地唯一标识码,它贯穿于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确保了所有参与方对“一码管地”有共同的理解。
数据采集与更新
该标准强调了数据采集的重要性,并规定了数据采集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具体而言,要求在土地取得、规划、建设、使用、交易及登记等各个环节都要实时采集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数据更新以保持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应用系统建设
关于应用系统的建设,标准提出了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的要求。该平台需具备数据存储、查询、分析等功能模块,并且要能够实现与其他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此外,还特别指出应用系统应当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数据安全。
实施步骤
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首先是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其次是组织相关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再次是试点运行阶段,检验方案可行性并不断优化;最后全面推广使用。这样的流程设计有助于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
监督评估机制
为了确保“一码管地”工作得到有效执行,标准建立了监督评估体系。通过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策略,从而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以上是对《“一码管地”应用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剖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