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虾综合种养田地表径流中氮磷减排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监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采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农田进行氮磷减排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duction of Surface Runoff in Agricultural Land - Part 3: Rice-Shrimp Integrated Cultivatio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649.3-2022《农用地地表径流氮磷减排技术规程 第3部分:稻虾综合种养田》是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稻虾综合种养田的氮磷减排技术。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水稻种植阶段
【条文】在水稻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检测,确保土壤pH值维持在6.0-7.5之间。若pH值低于此范围,可施用石灰调节。
【解读】水稻生长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中性至微酸性。过低的pH值会导致土壤中铝离子和锰离子活性增强,影响水稻根系发育。使用石灰不仅能够提高土壤pH值,还能补充钙元素,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条文】插秧时采用“宽行窄株”模式,行距控制在25cm-30cm之间,株距控制在15cm-20cm之间。
【解读】这种种植方式有利于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并且便于小龙虾活动。同时,合理的间距可以有效利用光照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5.2 小龙虾养殖阶段
【条文】投放亲虾或幼虾的时间宜选在每年春季(3月-4月)或秋季(9月-10月),此时水温适中,有利于虾苗存活率提升。
【解读】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投放虾苗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成活率高低。春季和秋季气候温和,适合小龙虾适应新环境并快速成长。
【条文】投喂饲料时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每日投喂两次,分别安排在上午8:00左右和下午5:00左右。
【解读】遵循“四定”原则有助于避免浪费饲料,减少对水质污染风险。同时合理安排投喂时间也有利于模拟自然环境中小龙虾进食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
5.3 减排措施
【条文】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解读】定期监测水质对于保障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可以有效防止因水质恶化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条文】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在田块四周设置围埂,并在适当位置安装拦污栅栏,防止杂物进入沟渠造成堵塞。
【解读】良好的排水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农田灌溉需求,还能够在暴雨季节迅速排出多余雨水,减轻洪涝灾害威胁。此外,拦污栅栏还能起到保护下游生态环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