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阴山丘陵区藜麦高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阴山丘陵区藜麦的高产栽培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Quinoa in Yinshan Hilly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804—2022阴山丘陵区藜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藜麦种植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播种环节,规程指出“播种前应深耕土地并施足基肥”。这一步骤非常关键,深耕能够疏松土壤结构,提高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为藜麦根系发育提供良好环境。而施用充分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增强土壤肥力,从而促进藜麦幼苗健壮生长。
关于品种选择,规程强调“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这是因为阴山丘陵地区气候干旱少雨,风沙较大,选择适合该区域特点的品种至关重要。优良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同时具备较强的耐旱、抗寒及抗病虫害能力,在恶劣环境中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态势。
此外,规程还提到“合理密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非常重要。过密会导致植株间争光争肥现象严重,影响个体发育;而过稀则会浪费土地资源,降低总产量。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地块情况灵活调整种植间距,确保群体结构合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规程要求“及时灌溉与排水”。由于阴山丘陵区降水量分布不均,适时适量地补充水分对于维持藜麦正常生理活动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开花结实期,充足的水分供应直接影响到籽粒饱满度和最终收获量。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防范积水问题,避免因涝害造成烂根减产。
另外,规程还特别提醒“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藜麦虽然具有一定的自然防御机制,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受到病虫侵袭。定期巡查田块,一旦发现病虫迹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可以有效减少损失,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直至成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