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机械粒收品种鉴选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鉴选条件、鉴选方法及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的鉴选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ction of Corn Varieties for Mechanical Grain Harve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机械粒收品种鉴选技术规程》(DB15/T 2803—2022)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的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为玉米机械化收获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确保了玉米品种在适应性、产量和质量方面的综合表现。
首先,标准中明确要求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进行严格控制。规定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应在120天至130天之间,这是基于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特点设定的合理区间。这一要求旨在保证玉米在成熟时能够达到最佳的籽粒含水量和机械收获条件,从而提高收获效率和籽粒品质。
其次,关于抗倒伏能力的评估,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参试品种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倒伏性能,在自然条件下茎秆倒伏率不得超过10%。这一指标对于机械化收获至关重要,因为倒伏会严重影响收获机的工作效率,并可能导致籽粒损失。通过严格的抗倒伏测试,可以筛选出更适合机械粒收的优良品种。
再者,标准强调了对籽粒含水量的管理。参试品种在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应控制在25%以下。这一要求有助于减少后续干燥处理的成本,并保障籽粒储存的安全性。同时,标准还要求对籽粒破碎率进行测定,规定破碎率不得超过5%,以确保收获后籽粒的商品价值。
此外,标准还对田间管理和数据记录提出了具体要求。参试单位需按照统一的田间试验设计进行种植,并详细记录包括播种日期、株行距、施肥量等在内的所有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评价品种的表现,也为未来的栽培技术改进提供了宝贵资料。
最后,标准明确了品种鉴选的结果应用方向。经过鉴选的优良品种应当优先推荐给农业生产者使用,同时鼓励开展进一步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加快新品种的普及速度,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玉米机械粒收品种鉴选技术规程》(DB15/T 2803—2022)通过对关键指标如生育期、抗倒伏能力、籽粒含水量及破碎率等方面的规定,为内蒙古地区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的选择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支持。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当地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也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