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建筑工程中电梯系统工程的施工工艺要求、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工程中的电梯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Part 20: Elevator System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9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32.20-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0部分:电梯系统工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电梯系统的安装、调试、验收和维护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
一、施工准备阶段
1. 条文规定了施工前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等。这些文件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
2. 对于施工现场的要求,标准指出施工现场应当保持清洁,不得有妨碍作业的杂物,并且要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此外,还强调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以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设备安装
1. 在电梯井道施工时,标准明确要求井道尺寸偏差不得超过±5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这保证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关于电梯导轨安装,标准提出了导轨中心线与轿厢中心线偏差不超过2mm的要求。同时,导轨接头处需平整无台阶,以防止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或噪音。
三、电气安装
1. 标准对电梯供电系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电源电压波动范围控制在±7%以内,且接地电阻值小于4Ω。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电压不稳导致的故障问题。
2. 电梯控制系统安装时,信号传输线路应采用屏蔽电缆,并做好防干扰处理。另外,按钮盒、召唤盒等外部装置的位置布置也需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方便使用者操作。
四、调试与验收
1. 调试过程中,首先要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曳引机、制动器、限速器等关键部件的功能测试。接着进行空载试验,观察电梯运行状态是否平稳,是否存在异常声响等情况。
2. 验收环节,除了上述功能性的检查外,还需关注电梯的安全性能,比如门锁装置可靠性、超载保护装置有效性等。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交付使用。
五、后期维护
1. 定期保养对于延长电梯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根据标准建议,至少每半个月就需要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一次,包括润滑点加油、紧固件紧固等工作。
2. 当发现电梯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理。同时,在日常使用中也要注意观察电梯运行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停运并上报相关部门处理。
以上就是对《DB11/T 1832.20-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0部分:电梯系统工程》中部分内容的深入剖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从而保障电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