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面工程防滑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施工及验收。
Title:Code for Anti-slip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Floor Work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44-2022《地面工程防滑施工及验收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地面工程的防滑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人员滑倒事故。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材料选择方面,标准第4.1条规定了地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并且需要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这意味着施工单位在采购建筑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成本因素,更要注重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对于石材地面,应该选用表面粗糙度适中的材料,以保证其在干燥或潮湿环境下的防滑效果。
其次,在施工工艺上,第5.2条强调了基层处理的重要性。正确的基层处理可以提高粘结力,减少日后空鼓、开裂等问题的发生。具体做法包括清除基层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必要时还需进行打磨或涂刷界面剂。此外,第5.3条还指出铺设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接缝平直整齐,这对于保持整体美观性和防滑性都至关重要。
再者,关于养护与保护措施,标准第6.1条要求完工后需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薄膜保湿、避免重物撞击等,直至达到规定的强度。同时,第6.2条也提到,在验收前应检查是否存在影响防滑性能的因素,比如积水点、油渍残留等,并及时清理干净。
最后,在验收环节,第7.1条明确了验收依据为本规程及相关国家标准。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平整度以及防滑性能测试等方面。其中,防滑性能测试可以通过摩擦系数测定仪来完成,一般要求室内地面的静态摩擦系数不低于0.5,室外则可能更高。
综上所述,《地面工程防滑施工及验收规程》通过规范从材料到施工再到验收的全过程,旨在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水平。各参与方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居住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