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材料进场验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工程质量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Title:Code for Acceptance of Energy-sav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40-2022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22年实施。该标准对居住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进行了规范,确保建筑节能效果符合设计要求。以下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2 墙体保温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
这一条强调了墙体保温层施工前的基础工作至关重要。基层处理包括清理表面污物、平整度检查等。只有保证基层清洁、干燥和平整,才能确保保温层与墙体紧密结合,避免空鼓、开裂等问题。不达标的基础条件可能导致保温材料粘结力不足,影响整体节能效果。
6.2.3 屋面保温层铺设应连续密实
屋面是建筑热桥较多的地方之一,因此保温层铺设必须做到连续且密实。这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厚度铺设,并在接缝处采取有效密封措施。密实的保温层可以防止热量通过缝隙散失,提高屋面保温性能。此外,还应注意避免在雨雪天气进行屋面保温施工,以免影响保温效果。
7.3.1 外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处应采用弹性闭孔材料填充
外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容易成为冷风渗透的主要通道。使用弹性闭孔材料进行填充可以有效阻隔空气流通,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门窗系统的气密性,也增强了其水密性和抗风压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节能目的。
8.1.4 节能分项工程验收应在相关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节能分项工程验收是整个建筑节能工程验收的重要环节。只有当所有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展节能分项工程验收,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隐蔽工程如保温层安装、管道敷设等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节能效果,因此必须确保这些工程的质量符合标准后再进行后续验收。
以上内容仅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简要解读,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情况全面理解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要求,能够有效提升居住建筑的节能水平,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