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面源污染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施肥管理、农药使用、水资源管理、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的面源污染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of Facility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586-2022《设施蔬菜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面源污染防治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防控工作,包括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模式下的环境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 面源污染:指由农业活动引起的非点状污染,如化肥、农药流失进入水体造成的水质恶化。
- 生态调控:通过调整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方法。
3. 选址与规划:
- 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应远离水源保护区、河流湖泊等敏感区域至少500米以上。
- 建立合理的灌排系统,确保雨水径流能够有效排出而不造成二次污染。
4. 土壤健康管理:
-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料。
- 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续多年单一作物种植导致土壤退化问题。
5. 灌溉管理:
- 使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定期监测土壤湿度,避免过量灌溉引发地下水污染。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 优先采用物理、生物方法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 对必须使用的农药,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7. 废弃物处理:
- 废旧农膜、肥料包装袋等固体废弃物需集中回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 残留农药容器须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规定处置。
8. 监测评估:
- 定期对农田周边环境质量(如地表水、地下水)进行监测,掌握污染变化趋势。
-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控措施,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9. 培训与宣传:
- 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普及科学种植理念和技术知识。
- 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读,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