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钢渣中磷、钛、锰、铬、钾和钠含量的原理、试剂、仪器设备、分析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钢渣中磷、钛、锰、铬、钾和钠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Phosphorus, Titanium, Manganese, Chromium, Potassium and Sodium in Steel Slag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589-2022《钢渣 磷、钛、锰、铬、钾和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使用ICP-AES法测定钢渣中磷、钛、锰、铬、钾和钠含量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以下是对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解读:
在试剂与材料部分,标准明确指出所用水应符合GB/T 6682的要求,且为一级水。这一要求确保了实验用水的纯度,避免杂质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关于仪器设备部分,标准强调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需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并定期进行校准。同时,仪器的分辨率应达到0.008nm或更高,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在样品制备环节,标准要求将钢渣样品破碎至粒径小于0.1mm,确保样品均匀性。此外,还需通过烘干处理去除水分,使样品保持恒重状态。
标准还特别提到,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应选择适宜的工作条件如射频功率、冷却气流量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例如,射频功率通常设定在1100W~1300W之间,而冷却气流量则应在15L/min~17L/min范围内调整。
对于曲线制作,标准建议采用内标法来提高测量精度。具体来说,就是在每个待测溶液中加入一种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作为内标元素,通过比较内标元素与目标元素之间的相对强度变化来确定目标元素的含量。
最后,在结果计算部分,标准给出了详细的公式及计算方法。其中,样品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ω按下式计算:
\\[ \\omega = \\frac{m}{M} \\times \\frac{F}{f} \\times 100\\% \\]
这里,\\( m \\) 表示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样品溶液中该元素的质量;\\( M \\) 是样品溶液的体积;\\( F \\) 代表稀释因子;\\( f \\) 则是称取的样品质量。
以上是对DB13/T 5589-2022中一些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