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花栽培的产地环境、整地施肥、品种选择与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黄花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aylily (DB14/T 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2T3-2022黄花栽培技术规程》是针对大同市云州区黄花种植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规定应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且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例如晋选一号和晋选二号等。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够确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二、土壤准备
要求土壤pH值保持在6.5至7.5之间,并且要深耕细作,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同时强调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配合适量磷钾肥,为黄花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基础。
三、种植密度与方式
建议行距控制在1米左右,株距则根据具体品种调整,一般在40到50厘米之间。采用穴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确保每株黄花有足够的空间发展根系和叶片,促进其健康生长。
四、田间管理
包括适时灌溉、合理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特别是在开花期前后要加强水分供应,避免干旱影响花朵发育;定期追加氮肥以维持植株活力;采取物理、生物等多种手段预防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五、采收时间
明确指出当黄花达到八成熟时即可开始采摘,此时风味最佳且营养价值较高。过早采摘会影响品质,而延迟采摘则可能导致营养成分流失及品质下降。
六、采后处理
采摘后的黄花需立即进行冷却处理,可采用冷水浸泡或者冰块降温等方式迅速降低温度,防止变质。随后进行分级包装,确保产品外观整齐一致,便于储存运输。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黄花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