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设施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设施、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羊肚菌的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Morel Mush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0T 273-2022《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羊肚菌的设施化栽培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要求:标准明确指出,羊肚菌栽培场所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区域,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水源和电力供应。此外,栽培棚室的设计要考虑到通风、保温和保湿的功能。这些措施有助于为羊肚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 培养基质制备:标准强调了培养基质的重要性,要求使用经过发酵处理的有机物料作为主要成分,并且在配比上需严格控制碳氮比。正确的基质配方能够促进羊肚菌菌丝体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播种与管理:规定了播种的最佳时间以及播种量,同时对播种后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在发菌期间要注意温度控制,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菌丝发育;出菇阶段则需保持适当的湿度和光照条件。
4. 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灯诱杀害虫,化学药剂仅限于必要时使用,并且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这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健康。
5. 采收与加工:明确了羊肚菌的最佳采收时期及方式,建议采用手工采摘以减少机械损伤。对于收获后的鲜品,应尽快进行预冷处理并妥善储存;干制品则需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干燥,确保其营养成分不受损失。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从选址建棚到最终产品上市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这对于推动当地羊肚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