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修水宁红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环境要求、加工设备、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贮存与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修水县范围内宁红茶的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of Xiushui Ninghong Black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629-2022 修水宁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修水宁红茶的加工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茶园管理
标准指出,茶园应选择在海拔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土壤pH值4.5至6.5之间。茶园周边需保持清洁无污染源,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深翻施肥,确保土壤肥力。
2. 鲜叶采摘
鲜叶采摘时间应在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采摘时要轻采轻放,避免机械损伤,同时注意避开雨天和高温天气。
3. 初制加工
初制加工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步骤。萎凋过程中,鲜叶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揉捻压力需适中,保证茶叶成条率在85%以上;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2℃-26℃,相对湿度90%-95%;干燥分初干和足干两阶段,初干温度110℃-120℃,足干温度70℃-80℃。
4. 精制加工
精制加工主要包含筛分、风选、拣剔、拼配等工序。筛分目的是分级整理,风选去除杂质,拣剔去除不符合标准的茶条,拼配则需保持产品品质稳定。
5. 卫生与安全
所有加工设备及器具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加工环境应符合GB 14881的要求,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
6. 标识与储存
成品茶应标明品名、等级、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号、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信息。储存仓库应干燥通风,温度不超过25℃,相对湿度低于65%,并定期检查防止虫害。
这些关键环节的规范操作能够有效保障修水宁红茶的质量特色和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