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修复技术、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的生态修复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Grasslands in High Altitude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7T 40-2022 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高海拔区域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关于生态修复的目标设定。规程明确指出,生态修复应以恢复草原植被覆盖度为核心目标,同时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土壤改良。这意味着在实施修复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植物的生长状况,还需综合考虑动物栖息环境以及土壤结构改善。
其次,在植被选择方面,规程强调应优先选用本地乡土植物种群。这是因为本地植物更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土壤特性,能够有效降低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并且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规程建议在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区使用披碱草、老芒麦等耐寒性强的植物种类。
再者,对于具体的修复措施,规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其中包括土地平整、表土回填、播种或栽植等多个环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规程要求对施工后的区域进行为期至少三年的监测与维护,确保修复效果得以持续巩固。
此外,规程还特别重视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鉴于高海拔地区的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合理配置灌溉系统成为一项重要内容。规程提倡采用滴灌或渗灌等方式节约用水,并结合气象数据制定精准的灌溉计划。
最后,规程鼓励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推进生态修复工作。这不仅能够增强当地居民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支持力度,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因此,各相关方应当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原的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