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杂交鳢“雄鳢1号”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杂交鳢“雄鳢1号”的繁育、生产和质量控制。
Title:Hybrid mandarin fish \"Male Li No.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杂交鳢“雄鳢1号”》(DB44/T 2385-2022)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杂交鳢“雄鳢1号”的亲本要求、育种方法、苗种生产技术以及养殖管理等内容。以下为标准中的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
亲本要求
标准指出,杂交鳢“雄鳢1号”的亲本应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且体型健壮的个体作为种鱼。具体来说,雌性亲本体重应在500克以上,雄性亲本体重应在750克以上。同时,亲本需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如成熟的生殖腺和正常的产卵能力。
解读:这一条文强调了亲本质量对杂交鳢后代品质的重要性。通过严格筛选亲本,可以确保后代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和较高的存活率,这对于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育种方法
标准提出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育种,其中精子密度不得低于1×10^9个/mL,受精率需达到85%以上。此外,在孵化过程中要保持水温在25℃至30℃之间,并定期更换新鲜水源以保证水质清洁。
解读:人工授精能够有效控制杂交过程,提高受精效率。而对孵化环境的要求则反映了良好生态环境对于幼苗健康成长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成活率,还能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苗种生产技术
关于苗种生产,标准建议每平方米放养密度不超过2万尾,并且每隔7天需投喂一次专用饲料。当苗种长至体长5厘米时即可分塘饲养,此时每平方米放养量可适当增加到6000尾左右。
解读:合理的放养密度是保障苗种健康发育的基础。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竞争激烈,影响生长速度;而过低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遵循科学合理的饲养密度指导原则非常重要。
养殖管理
最后,在养殖阶段,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水质调控的重要性。要求池塘溶解氧维持在5mg/L以上,pH值控制在7.0-8.5范围内。另外,在夏季高温季节还需采取遮阳措施防止水温过高影响鱼类正常活动。
解读:良好的水质条件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前提条件之一。通过定期监测并调整相关参数,可以使养殖环境更加适宜,从而促进杂交鳢“雄鳢1号”快速成长,最终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