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刺鳅人工繁育的技术要求,包括亲鱼选择、催产孵化、苗种培育及病害防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大刺鳅的人工繁育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377-2022《大刺鳅人工繁育技术规范》是广东省发布的关于大刺鳅人工繁殖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4.1 繁殖亲本选择
【解读】该条款要求亲本来源必须合法且健康,亲鱼年龄应在2龄以上,雌雄比例为1:1至1:1.5之间。选择时应注重个体大小均匀、体表无损伤、性腺发育良好等特征。这有助于提高受精率和后代存活率,确保种群遗传多样性。
【条文】5.2 孵化条件
【解读】孵化水温宜控制在26℃~30℃范围内,溶解氧不低于5mg/L,pH值保持在7.0~8.5之间。孵化期间需定期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及时清除死卵。此规定旨在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胚胎正常发育,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条文】6.3 苗种培育
【解读】苗种培育阶段要分阶段投喂适口饵料,初期以轮虫为主,逐步过渡到小型浮游动物直至人工配合饲料。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300尾以内,随着生长逐渐降低密度。通过科学管理,可有效提升苗种成活率及规格整齐度。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内容解读,标准全文涵盖了从亲本选择、繁殖管理到苗种培育等多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对于规范大刺鳅的人工繁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