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团头鲂增殖放流的苗种要求、放流准备、放流实施、后续监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在湖北省内开展的团头鲂增殖放流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ock Enhancement and Release of Wuchang Bream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团头鲂,又称武昌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DB42/T 1900-2022团头鲂增殖放流技术规范》的发布为科学开展团头鲂增殖放流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放流苗种选择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苗种来源必须来自具备资质的良种场或保种基地,确保苗种遗传背景清晰且健康无病害。同时要求苗种规格整齐、活力强,并经过检疫合格后方可用于放流。这一规定旨在提高放流群体的整体适应能力和生存率,避免因病原传播造成生态风险。
其次,关于放流环境的选择,标准强调要充分考虑水域生态环境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水体溶解氧含量、pH值、透明度等理化因子以及浮游生物丰度等因素。此外还应避开捕捞高峰期及繁殖季节,以减少人为干扰对放流效果的影响。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障放流鱼种能够顺利融入自然种群并发挥其应有的生态功能。
再者,在放流数量控制上,标准提出了基于目标种群恢复水平来确定合理放流规模的原则。具体而言,需要根据目标水域面积、历史资源量调查结果等因素综合评估所需补充的数量,并结合实际操作中的成活率调整最终投放量。这样做既保证了放流活动的有效性又避免了过度干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在后续监测与评估环节中,标准还特别指出应建立长期跟踪体系,定期收集数据以评价放流成效。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而且对于完善今后类似项目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DB42/T 1900-2022团头鲂增殖放流技术规范》从苗种选择到环境评估再到后期管理等多个维度给出了详尽指导,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希望相关从业者能够严格遵循该标准实施各项工作,共同促进团头鲂资源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