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泻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和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泻的预防与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acterial Diarrhea in Large-scale Cattle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725—2022《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泻防控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规模化牛场制定的技术标准,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牛场中常见的细菌性腹泻问题。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 细菌性腹泻:由致病菌引起的牛只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表现为腹泻、脱水等症状。
- 消毒剂:用于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场址选择与布局
- 场址选择:要求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及主要交通干道至少500米以上,并确保周围环境清洁卫生。这有助于减少外界污染源对牛群的影响。
- 布局合理:生产区应位于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且地势较高处,以便于排水和通风。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粪便污水倒灌进入生活区造成交叉污染。
疫苗接种
- 免疫程序: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通常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体疫苗。定期监测抗体水平以评估免疫效果至关重要。
卫生管理
- 日常清扫:每日清理牛舍内的粪便并及时运出处理,保持地面干燥整洁。
- 定期消毒:每周至少一次全面喷洒高效低毒的消毒液如过氧乙酸溶液(0.3%-0.5%)覆盖所有设施表面直至完全湿润后静置半小时再擦净残留物。此外,在引进新牛只前后也需对相关区域彻底清洗消毒。
饲料与饮水安全
- 饲料储存:保证仓库内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避免霉变发生。同时注意防虫防鼠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 水质检测:每月抽取样本送检确保符合饮用水标准(pH值6.5-8.5总硬度≤450mg/L)。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查找原因整改到位后再恢复供应。
应急响应机制
当出现疑似病例时需迅速隔离患病个体查明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如抗生素疗法等,并加强全场监控力度直至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止。此外还需记录整个过程以便日后查阅分析改进管理策略。
以上就是关于DB15/T 2725—2022《规模化牛场细菌性腹泻防控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给从事该行业的朋友们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