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苦荞麦轻简栽培的产地环境、播期确定、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苦荞麦的轻简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mplified Cultivation of Buck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247-2022《苦荞麦轻简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重庆市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标准,旨在规范苦荞麦的种植过程,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
标准要求: 苦荞麦种子在播种前应进行精选,确保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并进行发芽试验以保证发芽率不低于85%。同时,建议使用种衣剂包衣处理,以预防病虫害。
解读: 这一条款强调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高纯度和良好的发芽率是保证出苗整齐、生长健壮的基础。种衣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播种后因病虫害导致的损失,为后续的田间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2. 播种时间与方式
标准要求: 春播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时间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方式推荐采用机械条播或穴播,行距控制在20-30厘米之间,播种深度为3-5厘米。
解读: 不同季节播种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有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的行距和播种深度能够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逆性,同时便于后期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操作。
3. 肥水管理
标准要求: 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每公顷施用有机肥不少于30吨,氮磷钾比例为1:1:1。灌溉需根据土壤湿度适时适量进行,特别是在开花期和灌浆期要保持土壤湿润。
解读: 合理施肥不仅能提供充足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而科学的水分管理则直接影响到苦荞麦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在关键生长期如开花期和灌浆期,适当的灌溉可以显著提升产量。
4. 病虫害防治
标准要求: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可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解读: 防治病虫害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通过提前预防和及时干预,不仅可以减少经济损失,还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5. 收获与储存
标准要求: 当苦荞麦籽粒含水量降至15%以下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在阴凉通风处晾晒至安全水分水平(通常为12%-14%),然后入库储存。储藏期间要注意防潮防虫。
解读: 及时收获并妥善保存对于维持苦荞麦的商品价值非常重要。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导致霉变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在整个收获及储存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把控相关指标。
综上所述,《苦荞麦轻简栽培技术规程》从种子处理到最终收获储存各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指导,帮助农户实现高效优质的生产目标。这些措施不仅适用于重庆地区,也为其他类似生态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