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Plo基因的山羊化脓隐秘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检测步骤、结果分析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羊化脓隐秘杆菌的快速检测和鉴定。
Title:Detection Method of 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 in Goats Based on Plo Gene by PC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244-2022基于plo基因的山羊化脓隐秘杆菌PCR检测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山羊化脓隐秘杆菌的PCR检测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山羊化脓隐秘杆菌的实验室诊断。这一范围明确了该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山羊养殖过程中出现疑似感染情况下的病原体检测。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plo基因”、“PCR”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其中,“plo基因”被定义为一种特定的DNA序列,该序列是山羊化脓隐秘杆菌特有的标志物。这一定义确保了后续检测结果的高度准确性。
技术要求
#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样品应从患病部位采集,如眼结膜、鼻腔分泌物或伤口组织。采集后立即放入含有RNA/DNA稳定剂的采样管中,并在规定温度下保存运输。此步骤强调了样本质量对于检测结果的重要性。
# 引物设计
引物的设计基于已知的plo基因序列,确保特异性高且扩增效率好。具体来说,引物长度通常在18-25个碱基之间,GC含量控制在40%-60%范围内,避免形成二级结构。
# 反应体系建立
反应体系包括模板DNA、上下游引物、dNTPs、Mg²⁺离子以及热启动酶。其中,模板DNA浓度需精确测定,通常为10 ng/μL左右;引物终浓度一般设置为0.2 μmol/L;Mg²⁺离子浓度则根据实际实验调整至最佳水平。
# 扩增条件设定
PCR扩增程序分为预变性、变性、退火和延伸四个阶段。预变性温度设为95°C持续5分钟;变性阶段保持94°C;退火温度依据引物Tm值确定,一般为55-60°C;延伸时间为72°C持续30秒至1分钟不等,最后还需进行一次72°C延伸10分钟以保证产物完整性。
结果判定
检测结果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是否出现预期大小(约300 bp)的目的条带来判断。阳性对照呈现清晰条带,阴性对照无任何非特异性扩增,则视为有效实验。
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所有试剂均需按照说明书要求储存使用;实验废弃物需严格按照生物安全规定处理。
以上就是关于DB50/T 1244-2022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要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