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寒沙化地固沙草种的优选原则、配比方法及快速建植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高寒沙化地的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lection of Sand-fixing Grass Species and Rapid Establishment in Cold Alpine Sandy La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926-2022《高寒沙化地固沙草种优配与快速建植技术》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于2022年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在高寒沙化地区采用适宜的草种组合和快速建植技术来治理土地沙化问题的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高寒地区的沙化土地治理工程。这一范围的确定基于四川地理环境特点,特别是川西高原等高寒区域面临的严重风蚀和水土流失问题。
二、术语和定义
1. 高寒沙化地:指海拔较高(通常超过2500米),气候寒冷干燥,植被稀疏的土地。
2. 固沙草种:指具有较强抗逆性和固沙能力的植物种类。
3. 优配:指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最佳组合的草种。
三、草种选择原则
1. 抗逆性强:所选草种需具备耐旱、耐寒、抗风蚀等特性。
2. 生长迅速:能够快速覆盖地面,形成保护层。
3. 根系发达:有助于固定土壤颗粒。
4. 适应性广:能在多种类型的沙化土壤上良好生长。
四、草种配置模式
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特征,推荐了几种典型的草种配置方案:
- 平坦沙地:以多年生禾本科为主,搭配少量豆科植物;
- 坡面沙地:采用深根型灌木与浅根型草本相结合的方式;
- 河岸沙地:重点选用耐盐碱性强的先锋物种。
五、播种技术要点
1. 播种时间:春秋季为最佳时期,具体视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2. 播种方式:可采用机械撒播或人工点播;
3. 覆土厚度:一般控制在0.5至1厘米之间;
4. 浇水管理:初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
六、后期养护措施
1. 定期修剪: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2.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3. 补植补种:对于稀疏区域应适时补充新苗。
七、效果评估指标
包括覆盖率、存活率、生物量增加量等方面,通过科学监测手段定期检查治理成效,并据此调整后续工作计划。
以上内容只是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操作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各项流程,确保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