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基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准备、育苗过程及苗床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水稻基质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Rice substrate seedling cultivation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269—2022水稻基质育苗规程》是黑龙江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稻基质育苗的各个环节,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基质配制
标准规定了基质的基本组成和配比要求。基质应由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及微生物菌剂等复合而成,其中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植物秸秆、腐殖土等,无机物质则包括珍珠岩、蛭石等。有机与无机物质的比例通常为7:3至6:4之间,具体比例需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调整。微生物菌剂的添加量应控制在基质总量的千分之一左右,以促进根系发育并抑制病害发生。
育苗盘选择
推荐使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标准规格育苗盘,其底部有多个小孔以便排水透气。每盘可容纳一定数量的秧苗,确保秧苗生长空间充足。同时强调育苗盘在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避免携带病原菌影响秧苗健康。
播种技术
播种时要求种子经过严格筛选,去除杂质和不饱满粒。播种深度一般为1-1.5厘米,过深会影响出芽率,过浅则容易导致幼苗倒伏。播种后要立即浇透水,并覆盖一层薄薄的基质,保持适宜湿度利于发芽。
温度管理
育苗期间温度控制至关重要。白天温度宜维持在25℃-30℃之间,夜间不低于15℃。当气温超过35℃或低于10℃时需采取遮阳降温或保温措施。此外,还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湿度过高引发病害。
水分供应
基质育苗过程中水分管理极为关键。通常情况下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过于饱和。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应减少浇水次数,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特别是在移栽前一周左右开始控水炼苗,增强秧苗抗逆能力。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是病虫害防控的基本原则。定期检查苗床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化学药剂喷洒需谨慎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和科学规划,能够有效提升水稻基质育苗的成功率,为后续的大田种植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