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梨组培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外植体选择与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山梨组培育苗的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untain Ash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266—2022山梨组培育苗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山梨组培育苗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山梨组培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组培”、“继代培养”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组培”是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置于人工控制环境中进行培养的过程。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环境条件
标准中要求组培室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光照强度为2000-3000lux,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天。这样的环境设置能够满足山梨组培苗生长发育的需求,确保其健康茁壮成长。
三、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是组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标准推荐使用MS基本培养基,并根据实际需要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琼脂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同时强调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所有器具和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
四、接种与继代培养
在接种过程中,要选择健壮饱满的芽点作为外植体,并将其切成适当大小的小块。接种完成后进入继代培养阶段,每隔4-6周更换一次新鲜培养基,直至获得足够数量的试管苗为止。这一过程需要注意防止污染,并定期检查苗株长势情况。
五、炼苗移栽
当试管苗达到一定高度时即可进行炼苗处理,即将其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具体做法包括降低室内湿度、减少光照时间等措施。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可将试管苗移植到大田或其他栽培设施内继续生长。
六、病虫害防治
在整个组培过程中还需注意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比如喷洒低毒高效的农药或者采用生物防治方法等。
以上就是对《DB23/T 3266—2022山梨组培育苗技术规程》部分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