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黄段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栽培场地选择与准备、菌种制备、段木砍伐与处理、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以段木为栽培基质的桑黄人工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Phellinus on Lo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325-2022《桑黄段木栽培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桑黄段木栽培的全过程。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术语和定义】中明确指出“桑黄”是以桑树木段为主要培养基质栽培获得的灵芝科真菌。这一定义强调了桑黄与桑树之间的特定关系,为后续栽培提供了基础依据。
2. 【栽培环境条件】要求栽培场地应选择在海拔800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90%、光照强度适中的区域。这些条件有助于创造适宜桑黄生长的微气候环境,确保其正常发育。
3. 【栽培材料】规定了主料为新鲜桑树枝干,辅料可选用阔叶树木屑等。同时要求桑枝直径控制在3-10厘米之间,并需经过粉碎处理。此规定既保证了营养供给又便于操作管理。
4. 【接种技术】指出接种时应将菌种均匀撒布于段木表面并压实,接种后覆盖一层薄土或稻草。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杂菌侵入同时保持适宜温度湿度。
5. 【病虫害防治】建议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灯诱杀害虫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进行防控。这体现了绿色生态理念减少了化学残留风险。
6. 【采收标准】提出当子实体完全展开且颜色由浅黄转深黄时即可采收。此标准便于生产者准确把握最佳收获时机提高产品质量。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