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大气污染治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治理技术要求、监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矿山开发过程中及闭坑后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Remedi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8/T 11-202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导则》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所有矿山企业,在进行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大气污染防治活动。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和地域限制。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矿山地质环境”、“大气污染”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山开采活动所影响到的自然地质环境状态;而“大气污染”则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升高,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现象。
3. 基本要求:
- 预防为主:强调在矿山开发前就应做好充分准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可能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
- 综合治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共同作用于大气污染控制。
- 持续改进:鼓励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提高治理效果。
4. 大气污染源识别与评估:这部分内容详细描述了如何准确地识别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的各种源头,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包括但不限于粉尘排放、废气排放等方面。
5. 治理技术选择原则:
- 根据不同类型的污染源选用合适的治理技术和设备;
- 考虑经济性的同时也要注重长期效益;
- 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6. 监测与管理:规定了矿山企业在日常运营期间需要定期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并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制度以备查证。同时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处理。
7. 培训与教育:强调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正确操作相关的治理设施,并了解应急处置流程。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导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还从宏观层面提出了长远规划建议,有助于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