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浮萍实验室培养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环境条件控制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浮萍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培养及其在科研、教学和水质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Laboratory Cultivation of Duckweed DB43/T 1967-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967-2020《浮萍实验室培养技术操作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浮萍在实验环境下进行培养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界定了浮萍的分类、生长环境要求等基本概念。这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确保所有操作基于同一认知标准进行。
其次,“培养基配制”章节强调了水质控制的重要性。例如,规定了水体pH值应在6.5到7.5之间,并且需要定期检测溶解氧含量以保证浮萍正常代谢所需条件。此外,还特别提到不可使用含重金属离子浓度超标的水源,这对于保护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再者,“光照管理”部分指出,人工光源应模拟自然日光谱分布,且每日光照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同时建议采用红蓝光比例为3:1的LED灯作为补充光源,这样既能满足浮萍光合作用需求又可节省能源消耗。
最后,“病害防治”环节中提出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则需立即隔离受感染个体并彻底清洁培养容器及工具。对于常见真菌性或细菌性疾病,推荐使用稀释后的食品级过氧化氢溶液喷洒处理,既安全又能有效抑制病原扩散。
通过以上关键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浮萍实验室培养技术操作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准备阶段到最终收获整个流程中的各项细节要求,而且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科研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生态友好型研究实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