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配电网中功率因数治理的技术要求、设计原则、设备选型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功率因数治理及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wer Factor Govern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4T 55-2022功率因数治理技术规范》是由四川省发布的关于功率因数治理的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的提升、监测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四川省内各类用电单位和电力设备制造商。
首先,标准明确了功率因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路中实际消耗的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通常用cosφ表示。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改善供电质量,降低电费开支。标准要求新安装或改造后的电力装置其自然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在此基础上通过无功补偿等手段进一步提升至目标值。
其次,关于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与配置,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无功补偿装置应选用高效节能型产品,并且需要具备自动投切功能以适应负荷变化。同时,对于不同容量等级的变压器,推荐采用相应的无功补偿容量。例如,当变压器容量为100kVA时,建议配置约30kvar的无功补偿容量。
再者,标准对功率因数的监测提出了明确要求。所有高压用户必须安装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功能电能表,用于实时记录并上传功率因数值。此外,还鼓励低压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安装类似的监测设备以便更好地掌握用电状况。
最后,标准强调了定期检查维护的重要性。各用电单位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对电力设施进行巡检保养,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请专业人员进行诊断维修。
总之,《DB5104T 55-2022功率因数治理技术规范》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有助于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