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药药渣的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中药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及其他涉及中药药渣处理的单位。
Title:Procedures for the Dispos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reg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6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药药渣是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B32/T 4319-2022《中药药渣处理规程》的发布为规范中药药渣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标准中明确要求中药药渣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处理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药渣量,同时尽可能将其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并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例如,在药渣收集环节,规定了药渣应在24小时内收集完毕并及时清运,防止腐败变质引发异味或滋生细菌。
对于药渣的综合利用,标准提出了多种方式。比如可以将药渣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但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处理以避免病原微生物传播。此外,药渣还可以通过发酵制备成动物饲料,但在使用前需检测重金属含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药渣焚烧发电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但必须控制烟气排放达标,防止二次污染。
在药渣处理设施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设备维护的重要性。要求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保持良好工作性能。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措施以及应急预案等,确保整个处理过程安全可控。
总之,《中药药渣处理规程》DB32/T 4319-2022从多个角度规范了中药药渣的处理流程,有助于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