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建设、营运、养护档案的综合管理要求,包括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与职责、归档范围、整理方法、保管条件、利用服务及数字化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高速公路建设、营运和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档案的综合管理。
Title: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rchives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317-2022《高速公路建设、营运、养护档案综合管理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高速公路在建设、运营和养护过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深入解读其核心内容。
一、档案分类与归档范围
标准明确规定了高速公路档案应按照建设期、运营期和养护期三个阶段进行分类管理,并明确了各阶段的具体归档内容。例如,在建设期需收集工程设计文件、施工记录、监理资料等;运营期则包括收费系统运行数据、监控视频资料等;养护期涵盖日常巡查记录、维修工程档案等。这些规定确保了档案能够全面反映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为后续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档案整理与编号规则
关于档案整理,标准提出了统一的编号体系。每个档案都应有唯一的标识码,该代码由单位代码+年度+类别代码+流水号组成。这种规范化处理有助于提高档案检索效率,便于长期保存和利用。同时,强调了纸质档案应采用A4纸张规格,电子档案需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数字化管理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已成为档案管理的趋势。本标准特别强调了高速公路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具体要求,如扫描分辨率不低于200dpi,图像格式推荐使用JPEG或TIFF;对于重要的文字材料还应进行OCR识别转换成可编辑文本格式。此外,还要求建立完整的元数据描述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文件标题、创建时间、修改者等信息,以增强数字资源的可用性。
四、安全保管措施
针对档案的安全保管,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首先,档案库房必须具备防火、防潮、防虫等功能,并定期检查维护设备设施;其次,重要档案应实行双备份制度,一份存放于本地库房,另一份异地存放以防意外损失;再次,访问权限应当严格控制,只有经过授权人员才能查阅相关资料,且每次操作均需登记备案。
五、监督检查机制
最后,标准还建立了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各级管理部门需定期对所辖区域内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评价工作,通过客观公正的方式促进整体水平提升。对于表现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而对于违反规定的则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建设、营运、养护档案综合管理规范》不仅涵盖了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现代档案管理理念,即注重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