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气象灾害大田调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数据记录与整理、灾害评估及报告编写。本文件适用于农业气象灾害的大田调查与评估工作。
Title:Norm for Field Investigation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农业气象灾害大田调查规范》(DB4106T 61-2022)是河南省地方标准,为科学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调查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以下将重点解读该标准中的一些关键内容。
在调查准备阶段,标准要求明确调查目的和任务,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这包括确定调查区域、对象、时间安排以及所需仪器设备等。例如,第四条明确规定“调查人员应提前了解调查区域内的气候特点及主要农作物种类”,确保调查工作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于调查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规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第五条规定,“调查点的选择应当遵循随机性和代表性原则,每个县至少设立5个以上调查点。”同时强调了实地踏勘的重要性,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第六条指出,在实际观测时要准确记录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并且这些数据需与当地气象站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此外,关于资料整理与分析部分,标准特别强调了信息完整性的要求。第十二条提到,“所有采集到的数据都必须经过初步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库管理。”并且建议使用GIS技术对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后续研究利用。
最后,在成果应用环节,《规范》鼓励将调查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指导和服务中去。第十五条提出,“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的结果,可以为农民提供种植结构调整建议,帮助他们规避潜在风险。”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农业气象灾害大田调查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应用的全过程,还特别注重各个环节的操作细节和技术要求,对于提高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