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施用吸附材料防治河套灌区农田面源污染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套灌区及类似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dsorption Materials to Contro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Farmland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606—2022施用吸附材料防治河套灌区农田面源污染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防治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指出,在使用吸附材料前需要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物种类及浓度进行检测。这是因为在不同污染程度下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至关重要。例如,对于重金属污染较重的区域,应优先选用具有较强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材料。
其次,标准中强调了吸附材料的选择原则。要求所选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较高的吸附容量以及较低的成本。同时,还应注意材料的安全性,确保其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比如,一些改性粘土或生物炭类材料因其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此类治理工程中。
再者,关于施用方法也有明确规定。通常采用撒播或者喷洒的方式将吸附剂均匀分布于地表,并通过灌溉等方式使其充分接触污染物。此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用量,一般建议控制在每公顷5-10吨范围内。
另外,本标准还特别提到后期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定期监测处理效果、及时补充流失的吸附材料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长期有效地减少农田径流携带出的污染物总量。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特别提到了对于特殊地形条件下如坡耕地等场所的操作要点。这些地方由于水流速度快等原因更容易发生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规划每一步骤。
综上所述,《DB15/T 2606—2022》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来应对河套灌区面临的严峻挑战。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整个过程中的诸多细节,而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出了针对性强的具体指导。这对于我们保护脆弱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