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工智能领域中数据标注的一般技术要求,包括数据标注的基本原则、标注流程、质量控制以及管理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从事人工智能数据标注的企业、机构及个人,为数据标注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指导。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ata Annotation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464—2022《人工智能 数据标注一般技术要求》是由山西省发布的关于数据标注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主要适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标注工作,旨在确保数据标注的质量和一致性。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标注流程
标准中明确了数据标注的基本流程,包括任务定义、数据收集、预处理、标注、质量检查、验收等环节。其中,任务定义阶段需要明确标注的目标、范围以及预期的输出格式。例如,在图像识别项目中,需要确定是进行物体检测还是分类,并且要指定需要识别的具体类别。
数据预处理
在数据预处理部分,标准强调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的重要性。这包括去除噪声、填补缺失值、标准化等操作。对于文本数据,建议使用分词工具进行初步处理;而对于图像数据,则可能需要调整大小或颜色空间转换以适应后续标注的需求。
标注方法与工具
标准还规定了常用的几种标注方法,如边界框标注(Bounding Box Annotation)、多边形标注(Polygon Annotation)等,并推荐了几种适合不同类型数据的标注工具。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标注结果的一致性。此外,还应注意记录每次标注所使用的工具版本号及参数设置情况,以便于后期追溯。
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障最终交付的数据集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标准提出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包括制定详细的检查表来评估每个样本是否符合要求;建立复核机制,让不同人员交叉验证关键节点上的工作成果;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内容。
安全与隐私保护
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下可能会涉及到敏感信息泄露风险,因此该标准特别强调了在整个数据生命周期内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策略。比如,在存储阶段采取加密技术防止未经授权访问;传输过程中采用安全协议确保数据完整性不受损害等等。
以上就是对DB14/T 2464—2022《人工智能 数据标注一般技术要求》中一些核心条款的深度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地方性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规范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