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有机黄连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种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有机黄连的生产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ganic Coptis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来谈谈《TCQGFA 03-2004有机黄连生产技术规程》中关于“土壤准备”这一条目在新旧版本中的差异及其实际应用。
首先,在旧版(假设为2004年版)中,土壤准备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块,并进行翻耕。而新版对此有了更具体的规定:不仅要求土壤pH值控制在6.0至7.5之间,还特别强调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性,需要通过施加有机肥和生物菌剂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
以某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例,他们在升级到新版标准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先对选定的土地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包括土壤酸碱度、养分含量等指标。之后,按照每亩地施加2吨腐熟农家肥的标准施肥,并配合使用复合生物菌剂。经过一个季度的养护期,再进行深翻整地,确保表层土壤疏松透气。这种做法显著提高了黄连幼苗的成活率,减少了病害发生几率,同时还能持续提升土壤肥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新版标准更加注重科学性和生态友好型农业理念,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各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同仁们可以参照这些方法,在自己的实践中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