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酸豆种苗的培育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酸豆种苗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Title:Acid Tamarind Seedlings - Specifications and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酸豆种苗生产技术规范(DB46/T 569-2022)对酸豆种苗的培育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 条款规定了在采集酸豆种子时应优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并且禁止从受到污染或病害影响的区域采集种子。这确保了种苗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2. 播种育苗
- 要求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通常采用温水浸泡法或者化学药剂浸泡,以防止病原菌侵害幼苗。同时强调基质的选择和配比要合理,保证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种子发芽和根系发育。
3. 田间管理
- 在幼苗期需定期检查土壤湿度,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发生。此外还应注意及时除草松土,改善通风透光环境,有助于提高苗木质量。
4. 病虫害防治
- 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控制病虫害。例如释放天敌昆虫来捕食害虫,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仅作为应急措施。同时建议建立预警机制,在病虫害爆发初期采取有效干预手段。
5. 出圃标准
- 明确规定了酸豆种苗出圃前的各项指标要求,包括株高、茎粗、叶片数量等物理特征以及健康状况评估。只有达到相应标准的种苗才能被认定为合格产品投放市场。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酸豆种苗的整体品质,为后续的大规模种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