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温室中智能管理设备的组成、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及安装与维护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智慧温室中智能管理设备的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Greenhouse Management - Part 3: Intelligent Management Equi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智慧温室管理技术规范第3部分:智能管理设备的解读
DB37/T 4520.3—2022标准对智慧温室中的智能管理设备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析。
在设备功能方面,标准指出温室内的环境监测设备应具备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的实时采集能力,并且数据传输频率不低于每分钟一次。这确保了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温室内的动态变化,为精准调控提供依据。
关于设备精度,标准规定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光照强度传感器误差不超过±5%。这样的高精度要求有助于减少人为干预的次数,提高作物生长的一致性。
对于控制设备,标准强调其响应时间应小于1秒,同时具备自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模式。这种设计既能满足日常自动化运行的需求,也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切换到人工干预状态。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智能灌溉系统需要根据土壤湿度反馈自动调整水量。这一功能可以显著节约水资源,同时避免过度灌溉导致的病害问题。
设备的稳定性也是重点考量因素之一。标准要求所有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运行72小时无故障,这体现了对设备长期可靠性的高度重视。
最后,标准还提出智能管理设备应具备数据存储与上传功能,至少保存最近一年的数据记录,并支持多种通信协议。这对于后续数据分析和系统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对DB37/T 4520.3—2022中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希望对从事智慧温室建设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