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五通桥豆腐乳的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五通桥豆腐乳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Wutongqiao Tofu Fermented Sauc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五通桥豆腐乳加工技术规范》(DB5111T 22-2022)是一部专门针对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地方特色食品——五通桥豆腐乳的加工技术规范。这部标准从原料要求、生产工艺到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地域特色。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用于制作五通桥豆腐乳的主要原料为大豆,且需选用优质非转基因黄豆。此外,还需使用特定产地的辣椒、花椒等调味辅料。这些原材料的选择不仅保证了产品的风味独特性,也体现了对原产地特色的尊重和保护。对于原料的质量控制,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要求,比如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38%,水分含量不超过14%等。
生产工艺流程
该部分详细描述了从大豆浸泡开始直至成品包装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骤。例如,在发酵环节,规定了发酵室温度应保持在28℃至32℃之间,并且湿度控制在75%-85%范围内。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形成特有的香气与口感。另外,在腌制过程中,盐分浓度需达到16%-18%,并且腌制时间不少于48小时,这有助于抑制有害菌群活动并提升风味。
质量检验
为了保障最终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地理标志产品 五通桥豆腐乳加工技术规范》还特别强调了出厂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滋味嗅觉测试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内容。例如,产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6g/100g;色泽应呈现均匀一致的红黄色泽;气味则要求具有浓郁而纯正的酱香味道。
通过以上几点解读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产品 五通桥豆腐乳加工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它既是生产企业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消费者判断商品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