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作业准备、作业要求、作业质量及安全环保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河北省内使用农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UAV Op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2T 545-2021《农用植保无人机作业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流程、操作要求、安全规范等进行了系统性规定,旨在提高农业植保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作业前准备
标准中明确要求在作业开始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对无人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池电量、喷洒系统、导航系统等。具体来说,电池电量不得低于80%,喷洒系统需确保无堵塞且流量准确,导航系统要校准无误。此外,还应检查气象条件,风速不得超过5米/秒,温度应在5℃至35℃之间,避免在雨天或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起飞与降落
起飞时,无人机应保持水平稳定,起降点周围50米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或人群。起飞前,操作员需确认飞行路线无障碍物,并设置好返航点。降落时,应选择平坦开阔的区域,确保无人机平稳着陆,避免急停导致设备损坏。
作业过程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标准强调了作业高度控制在2米至5米之间,以保证药液均匀覆盖作物。作业速度建议控制在4米/秒至6米/秒,过快可能导致药液分布不均,过慢则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相邻行距应保持在1.5米至2米,避免重叠或遗漏。
安全措施
安全是本标准的核心之一。标准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无人机性能及操作规程。作业期间,操作人员需全程监控无人机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此外,作业区域周边应设立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范围。
数据记录
为了便于后续分析与改进,标准要求每次作业后都要详细记录作业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用药量等信息。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评估作业效果,还能为未来的作业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302T 545-2021《农用植保无人机作业技术规范》从多个方面规范了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