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用油菜青贮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管理、收获与运输、青贮制作、青贮管理及质量评定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饲用油菜青贮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lage of Fodder Rapes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872-2022《饲用油菜青贮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饲用油菜青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收获技术、加工技术、裹包青贮、质量评定等内容。以下从几个关键环节对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一、原料要求
标准指出,用于青贮的油菜应在生长旺盛期收获,此时茎叶幼嫩多汁,营养丰富。具体来说,油菜的株高应在60至80厘米之间,叶片数在8到12片为宜。此外,油菜田间杂草含量不得超过5%,病虫害感染率低于3%。这些指标确保了原料的新鲜度和健康状况,为后续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基础。
二、收获技术
收获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建议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进行收割,这样可以避免水分过多导致青贮失败。同时,要求留茬高度保持在10至15厘米范围内,既防止土壤中的病菌侵染,又有利于下一轮生长。对于收割后的油菜,应在2小时内完成运输并投入加工,以减少营养流失。
三、加工技术
青贮过程中的切碎长度直接影响发酵效果。标准推荐将油菜切碎至2至3厘米长,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表面积促进乳酸菌发酵,又能便于压实和密封。另外,在添加微生物添加剂时,每吨原料需加入0.5至1公斤专用乳酸菌制剂,这有助于快速降低pH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提高青贮品质。
四、裹包青贮
裹包青贮是一种新型的青贮方式。根据标准,裹包前应确保青贮料含水量控制在60%-70%之间。过高的水分会导致渗漏问题,而过低则影响发酵进程。裹包层数不得少于四层,且每层缠绕方向相反,以增强密封性。成品裹包直径应在0.8至1米左右,重量控制在60至80公斤范围内。
五、质量评定
青贮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标准明确了评定指标包括气味、颜色、质地和pH值四个方面。优质青贮料应具有酸香气味,呈黄绿色或暗绿色,质地松软湿润但不黏手,pH值一般低于4.2。通过定期抽检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青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饲料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总之,《饲用油菜青贮技术规程》从原料选择到最终产品评定都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南,为实现高效优质的青贮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严格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提升青贮饲料的质量,还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