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关联性评价的原则、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药品监管部门、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等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关联性评价的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ausality Assessment of Drug Adverse Reaction Ev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ENANPA 013-2024《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关联性评价规范》在药品安全性评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聚焦于“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关联性评价主要依赖于专家经验判断和文献支持。而在新版标准中,增加了定量分析的要求,具体体现在需要使用流行病学方法来计算相对风险比(RR值),以此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例如,在实际操作中,当发现一种新药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时,首先需要收集该药物上市后所有报告的相关数据,包括病例数量、用药人数等基本信息。接着,通过对比使用该药物与未使用该药物人群中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计算出RR值。如果RR值显著高于1,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则可以认为该药品与肝功能异常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多源信息整合的重要性,要求结合临床试验数据、上市后监测结果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考量。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总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关联性评价规范》的新版更新为药品安全评估提供了更加系统化的方法论指导,特别是在处理新的严重不良反应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