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鳞鲃人工繁殖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大鳞鲃的人工繁殖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Huso dauric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197—2022 大鳞鲃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是一项关于大鳞鲃鱼类人工繁殖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1. 选择健康无病害的亲鱼,雌鱼体长应在35cm以上,雄鱼体长在30cm以上。
解读: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亲鱼具备良好的生殖能力,体长是衡量鱼类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过小的个体可能还未达到性成熟期,影响繁殖成功率。
2. 亲鱼培育期间,饲料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0%,每日投喂两次。
解读:高蛋白饲料可以保证亲鱼营养充足,促进其性腺发育。每日两次的投喂频率有助于维持亲鱼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
二、催产药物使用
1. 使用LRH-A2作为主要促排卵剂,剂量为每千克体重8-10微克。
解读:LRH-A2是一种高效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能够有效刺激雌鱼卵巢成熟和排卵。合理控制剂量既能保证效果又可避免副作用。
三、孵化管理
1. 孵化水温保持在18-22℃之间,pH值控制在7.0-8.5范围内。
解读:适宜的水温和pH值对于胚胎发育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胚胎存活率及后续幼苗成长。
四、日常管理
1.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情况以及鱼类活动状态。
解读:定期巡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如缺氧、疾病等,从而保障整个养殖过程顺利进行。
以上内容基于标准中的关键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并结合实际应用给出了相应解释。希望这些信息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