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景观林智能养护的基本要求、技术措施、监测与评估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生态景观林的智能化养护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lligent Maintenance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1502T 015—2022《生态景观林智能养护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生态景观林智能养护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规程明确了“生态景观林”、“智能养护”等关键术语的定义。例如,“生态景观林”是指以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为目的,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构建的森林生态系统。“智能养护”则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生态景观林进行监测、分析、决策和执行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智能养护系统建设要求
规程强调了智能养护系统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建设标准。包括传感器网络布局、数据采集频率、传输方式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指标。例如,规定了土壤湿度传感器应每隔1小时采集一次数据,并确保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这有助于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养护管理措施
在养护管理措施部分,规程提出了基于智能化手段的各项具体操作指南。比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建议采用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林区环境参数,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触发预警机制并启动相应处置程序。此外还提到定期更新植物生长模型数据库,以便更精准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植被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考虑到大量敏感信息可能会被收集存储于智能系统当中,因此规程特别强调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要求所有涉及个人身份或商业秘密的信息都必须经过加密处理后方可存储或传输,并且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相关资料。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应急响应预案,防止因黑客攻击等原因造成数据泄露事故的发生。
以上只是规程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执行策略。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