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产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微生物发酵和酶解技术协同处理的猪用发酵饲料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Pig Fermented Feed with Synergistic Microbial and Enzyme Fermen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577-2022《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是一项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这项标准对于提升饲料质量、保障生猪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对标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原料应符合GB/T 18664的要求,确保无污染、无病害,并且需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这一规定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因为优质的原料是生产高品质饲料的基础。
其次,关于发酵工艺参数设定,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温度、湿度以及发酵时间范围。例如,推荐的发酵温度区间为30℃至4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范围内,持续发酵时间为48小时至72小时。这些参数的选择是基于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最佳实践,能够有效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抑制有害菌群的发展。
再者,在产品质量控制环节,标准强调了成品检测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粗蛋白含量不得低于20%,水分含量不超过12%,以及重金属残留量等指标均需达到国家相关法规限定值以内。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保证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满足用户的期望值,并符合行业标准。
此外,还特别提到废弃物处理措施。按照标准要求,所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都必须妥善处置,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这不仅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感,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最后,标准还鼓励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来优化整个生产过程,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各阶段运行状况,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综上所述,《猪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从原料采购、加工制造到成品出厂等多个维度制定了详尽的操作指南,为企业提供了清晰可循的执行依据。遵循此标准有助于推动我国畜牧业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