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野生亚麻种质资源繁种的术语和定义、繁种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野生亚麻种质资源的繁育及种子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Propagation of Wild Flax Germplasm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382-2022《野生亚麻种质资源繁种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野生亚麻种质资源的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明确指出,在进行野生亚麻种质资源繁种时,应优先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突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这要求种植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对不同品种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试验,确保所选品种符合上述条件。例如,对于某地区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应选择对该类病虫害具有较强抵抗能力的品种,以减少后续管理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
二、播种与田间管理
关于播种期的选择,标准建议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最佳播种时间。通常情况下,春季或秋季是较为理想的播种季节。同时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即每亩适宜的株数应当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既不能过于稀疏导致土地利用率低下,也不能过于密集影响植株生长发育。此外,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都需要密切关注田间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灌溉、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三、收获与储藏
当野生亚麻达到成熟阶段时应及时收获,避免因延迟采收造成品质下降。收获后需要妥善处理种子,防止受到污染或者发霉变质。为此,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储存条件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具体数值,并且还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查库存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对策。
四、质量检测
为了保证繁种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标准还规定了必要的质量检测程序。主要包括外观检查、水分含量测定以及纯度分析等内容。其中,外观检查主要是观察种子表面是否完整无损;水分含量则直接影响到种子能否长期保存而不发生质量问题;而纯度分析则是判断所提供材料是否符合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检测结果将作为最终判定繁种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
以上就是对DB1307T382-2022《野生亚麻种质资源繁种技术规程》中部分核心条款所做的深入剖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