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旱地胡麻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与储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旱地胡麻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yland Flax in Hebei (DB13/T 166-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166-2022 旱地胡麻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布的关于旱地胡麻种植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高旱地胡麻的产量和品质。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标准指出应选用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品种。如冀张亚麻5号、冀张亚麻6号等,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抗病能力,适合在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其次在整地施肥方面,标准强调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耕深应在25厘米以上,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30-40公斤。这样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为胡麻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播种环节要求精细播种,合理密植。播种时间以春季解冻后土壤表层5厘米温度稳定通过5℃时为宜。播种深度3-5厘米,每亩播量控制在3.5-4公斤,行距25-30厘米,株距8-10厘米。适时适量播种有利于幼苗健壮生长。
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要加强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溉,特别是在开花期和灌浆期要保证充足水分供应。同时密切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控,避免化学农药过量使用。
最后在收获阶段,当植株下部叶片脱落,蒴果呈黄褐色时应及时收获。收获后要充分晾晒,确保种子含水量降至10%以下才能入库贮存。这样可以防止种子霉变,保持良好的发芽率。
总之,《DB1307T166-2022》从多个方面对旱地胡麻栽培进行了系统规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实现稳产增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