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耐寒木麻黄无性系繁殖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耐寒木麻黄无性系繁殖及其相关林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sexual Propagation of Cold-resistant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耐寒木麻黄无性系繁殖技术规程》(DB33/T 2463-2022)是由浙江省发布的关于耐寒木麻黄无性繁殖的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耐寒木麻黄的扦插繁殖、组培快繁以及后续管理,对于提高耐寒木麻黄的繁殖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繁殖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 条文解读:
5.1 繁殖材料选择
“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龄在3至8年间的母树作为采穗母本。”
解析:此规定旨在确保繁殖材料的遗传品质和健康状况。母树的树龄直接影响到插穗的质量,过年轻或过老都会影响生根率和幼苗的适应能力。
5.2 插穗采集
“插穗长度为10至15厘米,直径0.3至0.6厘米,保留顶部2至3片叶。”
解析:插穗的长度和粗细直接影响其生根能力和成活率。保留适量叶片有助于光合作用,但过多则会增加水分蒸发,不利于插穗存活。
2. 扦插基质与环境条件
# 条文解读:
6.1 基质要求
“基质应选用疏松、透气、保水性好的材料,如珍珠岩、蛭石或沙壤土等。”
解析:良好的基质能够提供适宜的通气和水分条件,促进插穗生根。不同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各异,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组合。
6.2 温湿度控制
“扦插后初期温度保持在20至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以上。”
解析:温湿度是影响插穗生根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生根过程,而适宜的湿度可以减少插穗失水,提高成活率。
3. 组培快繁技术
# 条文解读:
7.1 外植体选择
“外植体应选取当年生嫩枝,长度约3至5厘米。”
解析:嫩枝组织细胞分裂活跃,有利于快速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出芽点。选择当年生嫩枝可提高组织培养的成功率。
7.2 培养基配方
“推荐使用MS培养基,添加0.5至1.0毫克/升的6-BA和0.1至0.2毫克/升的NAA。”
解析:6-BA(激动素)和NAA(萘乙酸)是常用的植物激素,它们的比例决定了愈伤组织的形成速度和芽点的分化情况。适当调整激素浓度有助于优化繁殖效果。
4. 后期管理
# 条文解读:
8.1 定植时间
“定植应在春季萌芽前进行,确保苗木有足够的生长时间适应新环境。”
解析:春季气温回升,土壤湿度适中,是耐寒木麻黄最佳的定植时期。此时定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降低人工干预成本。
8.2 苗木养护
“定期检查苗木生长状况,及时修剪枯枝败叶,防止病虫害发生。”
解析:苗木定植后的日常管理同样重要。通过定期修剪可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同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最终造林的成功率。
总之,《耐寒木麻黄无性系繁殖技术规程》从繁殖材料的选择到后期管理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为耐寒木麻黄的大规模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