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苗繁育、整地作畦与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茎尖菜用甘薯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dible Sweet Potato Shoo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090—2022《茎尖菜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茎尖菜用甘薯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整地
条文: 生产地块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无污染源的地方。
解读: 这一条强调了环境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肥沃的土壤能够提供足够的养分,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防止积水导致根部腐烂,而无污染源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种植前应对土地进行深翻,并施足基肥,以保证后续生长的营养需求。
种苗培育
条文: 使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脱毒种苗,确保种苗健康无病害。
解读: 组织培养技术能够有效去除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提高种苗的抗性和产量。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种苗不仅生长健壮,还能减少后期田间管理的工作量,降低病虫害的风险。
栽培管理
条文: 定植时株距保持在25-30厘米之间,行距为60-70厘米。
解读: 合理的株行距有助于植株间的通风透光,促进光合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机械化操作。过密或过疏都会影响最终产量和品质。
水肥管理
条文: 生长期需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施肥后应及时灌溉。
解读: 保持适宜的水分条件是蔬菜生长的关键,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更要注意补水。氮磷钾的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常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中后期增加磷钾肥比例以促进块根膨大。
病虫害防治
条文: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物理方法和生物农药控制病虫害。
解读: 预防措施包括清洁田园、轮作倒茬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当病虫害发生时,应首先考虑使用物理手段如黄板诱杀或性诱剂干扰交配,其次才是化学药剂处理,且必须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避免残留超标。
以上是对DB3201/T 1090—2022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