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桃穿孔病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防治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桃穿孔病的综合防治。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ach Leaf Spo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桃穿孔病是影响桃树健康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为规范其综合防治技术,河南省发布的DB41/T 1246-2022《桃穿孔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病害预测预报方面,规程强调了要根据气象条件和历史数据建立预警机制。例如规定当春季气温达到15℃以上且连续降雨超过3天时,应立即启动一级预警,并建议果农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此外,规程还提倡使用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温湿度等信息,提高预测准确性。
其次,在农业防治环节,规程指出要通过合理修剪增强通风透光性。具体要求包括每年冬季剪除病虫枝条,保持树冠内膛通风良好;夏季及时摘除发病叶片,减少病原传播途径。同时,规程鼓励采用生草栽培模式,利用杂草与桃树共生关系调节土壤微环境,抑制病菌滋生。
在化学防治部分,规程明确了不同阶段的用药策略。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作为基础防护;开花后至幼果期重点防控细菌性病害,推荐使用春雷霉素或中生菌素;果实膨大后期则需兼顾真菌性病害,可选用戊唑醇类药剂。值得注意的是,规程特别提醒农户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生物防治也是规程的一大亮点。规程倡导利用拮抗菌制剂对果园进行处理,如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有效降低病原菌基数。此外,规程还鼓励推广天敌昆虫释放技术,比如引入捕食螨控制叶蝉等刺吸式害虫数量,从而间接减轻穿孔病发生风险。
最后,在管理措施上,规程提出构建全程质量追溯体系的重要性。要求各生产主体建立健全档案记录制度,涵盖种苗来源、施肥用药、采收加工等全过程信息,确保防治效果可追溯、责任可追究。同时,规程还鼓励开展技术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总之,DB41/T 1246-2022《桃穿孔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从预测预报、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管理措施等多个维度给出了详实的操作指南,对于保障桃树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