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抗稻瘟病特性室内综合评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结果判定和报告编写。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品种(材料)的抗稻瘟病特性室内综合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do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Rice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032-2021《水稻抗稻瘟病特性室内综合评价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地方标准,为科学评估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能力提供了系统化的方法。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规定了稻瘟病、抗性等级等专业概念。例如,稻瘟病被定义为由稻瘟病菌引起的水稻重大病害,其危害程度直接影响粮食产量与质量。抗性等级分为免疫、高抗、中抗、感病和高感五个级别,这为后续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于“样品采集与处理”,规程要求从拟评价品种和对照品种的田间随机抽取代表性样本,确保每份样本重量不少于50克,并迅速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样本需经过清洗、晾干等预处理步骤,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室内评价方法”章节中强调了采用离体叶片法进行抗性鉴定。具体操作是在无菌条件下将叶片接种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后置于适宜温湿度环境中培养7-10天,然后依据发病症状对病斑长度或面积进行测量记录。同时指出每个品种至少需要3次重复实验以提高数据可靠性。
此外,“结果分析与表达”部分明确指出,最终抗性评价结果应基于多次试验平均值来确定,并结合田间观察资料综合考量。当室内测定与田间表现存在差异时,应优先参考田间实际发生情况作出判断。
这些核心内容构成了该标准的主要框架,对于规范水稻抗稻瘟病特性的室内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遵循本规程,可以有效提升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水稻育种及生产实践提供有力技术支持。